你当前所处的位置:

项目展示 > 文化教育体育 > 徐州市特殊人群教育基地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徐州市特殊人群教育基地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建设单位: 

徐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中心

建设地点: 

江苏省徐州市

建设规模: 

项目用地33350 m²,建筑面积50000 m²

设计时间: 

2018年12月~2019年2月

主要设计人:  

张灿 王亮 尹晋 温思璇 潘晓丹 宋昌华
获奖情况:  
2019人居生态十佳建筑设计奖

1、设计理念 
徐州市特殊人群教育基地是以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为主体,旨在减少城市街面犯罪,提升公共安全感,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而设立的一所专门学校。赋予全新理念的教育基地,对新近城市化的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为特殊人群教育基地,和普通的中学生相比,问题青少年基本为家庭、社会和自身心理影响所造成,迫切需要一个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设计从开放、阳光两个关键词出发,力图打造一个丰富轻松的校园环境,以希望从环境给予学生心理的影响和帮助,重新激发对学习某种技能的兴趣。
2、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 
用地周边道路均为城市次干路,不影响教室布置,考虑西侧顺堤河景观性私密相对较好以及地块南侧东侧城市形象,故用地东北侧设置为运动区,南侧为办公区,兼顾城市形象,西侧为教学区,西北为宿舍区,同时也满足了教学区距离运动场 25米的要求。根据周边用地情况考虑南侧作为校园主要出入口,东南侧预留校园次入口。东北侧设置后勤出入口方便宿舍食堂使用。 
校园内设计了一条环绕主要功能区的机动车道,作为校内主干道,同时也是主要消防流线。地下停车场结合运动场设置,停车场出入口临东侧次入口和东北侧后勤出入口设置,方便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同时解决人车分流。 
3、建筑景观设计 
将建筑与景观和在一起作为一个篇章,是为了创造更多充满阳光自然的庭院空间,这是设计的出发点——这是今天中国城市学生所迫切需要的东西,加上场地的空间限制,激发了我们在垂直方向上创建多层地面的设计策略。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 垂直并置的上部建筑和下部空间,及它们在 “中间地带”(也就是架空的夹层)以不同方式相互接触、支撑或连接,这既是营造空间的策略,也象征了这个新学校中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教学空间的关系。 
学校最南侧为公共教学及技能培训楼,内敛的教学楼造型象征着学校包容的胸怀,图书阅览室顶部的绿坡传达着亲切怡人的教学态度。其中,建筑首层为学校入口大厅与德育展览区,以及图书馆。上层分别放置各类专业教室、计算机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各类技能培训中心等功能类教室。行政办公区位于主体建筑顶层,拥有良好的办公视野。 
两栋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位置,南侧楼栋为高中部,北侧楼栋为初中部,两栋被抬起的楼之间,形成了地面、平台、架空空间等多层次、多起伏的立体空间院落,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环境。标准教室位于每栋教学楼的南半支,充分利用南向良好的光环境与沿河的景观视野,为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教学区下部空间因功能需求被抬高,大礼堂、舞蹈教室、风雨操场、总务仓库、学生淋浴、学生食堂依次排列,并通过连廊和内庭院相互联系,构成丰富灵动的底部功能空间,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积极活跃的空间氛围。 
学校最北侧为学生宿舍,其中女生宿舍通过二层的入口进入,男生宿舍通过三层的入口进入,在保证建筑形象完整的条件下,实现分别管理。宿舍楼内设置了丰富的共享空间,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通过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温暖和阳光的心理引导。 
学校的各个功能空间通过彩虹长廊进行联系,连廊和建筑构成了不同大小的院落围合空间,为老师、学生的课余休息活动提供场所。院落空间直面沿河景观带与学校操场打开,模糊了室外内的界限,将良好的景观环境引入建筑中,勾勒出了舒适宜人的视觉空间画面,也传达着学校的兼收并蓄的教学理念。 
整个项目使用了简单、自然和耐用的材料,彩色外墙涂料、彩色玻璃和暴露混凝土等,色彩打破了传统校园惯有的严肃,混凝土体现了自然和纯粹。整个建筑不再是冰冷而是给人一种亲切感,弧线的使用也避免了直角带来的紧张感。这个新学校的空间形式是自由的、多中心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从任意可能的序列中进入。空间的自由通透鼓励积极的探索并期待不同个体从使用上的再创造。希望学校的物理环境能启发并影响使用者心理,对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