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钞厂的近代建筑建于1908年,当时为清政府度支部的印钞厂,民国时为财政部印钞厂,现在仍然是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印钞厂。但是建筑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主工房现为办公楼,本次修复设计的对象——原专家宿舍长期以来都不是作为住宅来使用。这批建筑至今已有九十五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时代变迁的见证人,建筑也带上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2年,北京印钞厂的近代建筑被列入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其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的建筑现状还保留了相当部分的原貌,门窗大多是原来的,主要的建筑构件多数还在,这时非常可喜的。但随着时事的变迁,也不可能没有改变,尤其是使用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上的变化导致了对建筑的改动。并且在更早的年代里这些建筑也不是文物建筑,自然在建筑的改动上缺乏相应的考虑。本次厂方主动拟议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和复原,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百年老厂形象化的标志,它们的价值不可低估。从原专家宿舍的三座楼来说,它们可以直观地告诉人们许多当时的生活信息,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此言不虚。从平面布局上,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活习惯,从配套设备上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生活标准,从建筑形象上我们可以感受当时的审美风尚,从材料和做法上理解当时的工艺水平。由于这些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施工承包商为日本人,具体施工的工匠为中国人,这种国际化的合作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建筑对于研究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也是很有价值的素材。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近代中国在解放前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这些建筑是最为鲜活的历史教材,其本身就是一座小型的综合博物馆。
本次修复将严格遵照《文物法》以及北京市文物管理的规定进行,注重历史信息的保护,是老建筑延年益寿,而不是整旧如新。在保护和修缮过程中,同时注意识别性和可逆性的处理,不混淆历史建筑的原貌和现在进行的修补工作。文物保护是世界性的课题,长期的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也是指导本次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另外,厂方的档案中所保留的原始设计图也是极为珍贵的资料,虽然图纸同施工结果之间可能还有差异,但仍然为修复工作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