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生活? ---柯布晚年住所分析
顾荣明 陈苹
(南京华盖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本文从家具的空间作用角度出发,分析小木屋所包含的设计原理以及它对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空间的适应,分析居住需求的最小空间尺度,以及与柯布所倡导的模度的联系,从中可以看出,柯布作为一位谦虚的建筑大师,对自己设计理念的坚持与探索,从而提出一种极小生活,以致极致生活理念,它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城市问题丛生的今天,尤其是在经济房和安居实用房的设计建造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实践意义。它从观念和实践上都给与了相关的解读与支持。
关键词:最小空间,极小生活
The Compact Living?
---Analyzation of the Cabanon which Le Corbusier lived in his later years
Gu Rongming & Chen Ping
(Nanjing Huagai Architecture Design & Consultant Corporation,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Abstract:From the motive of furniture in the cabanon,we can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iving function with it.And,we can recognize the smallest standard of living space,understand the module of Corbusier.From this,we can know a modest master architect,named Le Corbusier,who insisted on his idea and experiments on design,and promote a concept of compact living in the smallest space.It is very important today for the solving of housing problems in harmony with the too fast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population,especially,for the making of economy houses and the shelters for the most people.
Key words:the smallest space,the compact living
1.小屋概况
这间小巧的海岬小木屋(Un Cabanon a Cap Mardin)于1951~1952年建于法国南部地中海(Mediterranean)海滨。这里沿岸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少雨,春秋两季的雨水量少且时间短,这样的环境加上这样的气候成为了柯布驻留这里的理由。这是勒•柯布西耶唯一曾经为自己建造的房子。实际上,它是柯布在1952年送给妻子的礼物,爱情的见证,是柯布晚年生活的地方。它建在一个斜坡之上,绿荫丛中,旁有嶙峋的怪石,前可俯瞰蓝色的海洋,门前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小径。
这栋不同寻常的小屋是柯布的生活起居兼工作室,他假期里都在这里写作、绘画,一直到1965年8月。那天他在海里洗澡的时候,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这里有一个人(多到三个人)生活起居必备的空间和家具,他们被柯布全部集中在这个约合3.66米x3.66米的小房间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足1米的过道偏安于西侧,内部还被喜爱油画的柯布画了很多的壁画。
2.建设构成
这个小木屋于1952年,在一个盘旋在峭壁上的路旁窄坡上建成。如图1所示。除了外皮(保护层)之外,整个小屋都是在阿加克西(Ajaccio)预制的,通过轮船和铁路运输到马丁海岬的罗克布琅纳滨海路(Roquebrune–Cap-Mardin),人工推到现在的地点,并在柯布的助手杰克•米歇尔(Jacques Michel)的监督下,由巴贝希思(Barberis)装配在一起。
在这样的海边坡地上,这间小木屋的外观是粗野的。它的黑褐色的木质表皮与周围环境很是相宜,半圆原木表皮层跟周围树干的颜色、质地甚至大小都非常一致。每个窗户(通风竖窗除外)还加上了同质的窗框。除了地板和天花板之外,整个框架都是木质结构的。墙身由普通大夹板制作而成,板间细缝则用细木条覆盖。这种做法柯布以前在苏西馆(Pavillion Suissie)的设计中就用过。看起来,柯布最初建造小木屋的想法是要将它视作再一次研究预制的、系列产品的问题的机会。
这间小屋主体是一个正方形空间(西侧约0.8米宽的过道不计在内)。平面尺寸是12X12英尺,高度是7.25英尺(约合平面3.66米x3.66米,高2.26米),总面积约13.4平方米,总体来说,空间不仅不富裕,甚至相当局促。
3.平面布置
这个小小的房屋被柯布巧妙的划分为四个功能相对明确的区域:入口区域、卧床区域、工作(兼用餐)区域和浴厕区域。如图2和图3所示。小木屋室内空间的平面布置,明确表达出柯布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的结果。室内与室外划分得非常清楚,就是用外墙从斜坡树林中截然隔出一个内部空间,这个内部空间是一个整体,它的内部分划就相对较为自由。整体上,房子是长方形的,3.66米x3.66米是大空间的尺寸,不包含左侧的过道空间和左上角的厕所空间。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图片左侧,绿树与房子(外墙之外)之间的部位,有一个白色半透明的似乎是屋顶的东西飘在空中;并根据两个平面图中,有向左侧延伸而超出平面的折断线,可以判断出,那里还有一个空间。而平面图中则不可见,具体用途不可考(据说是有个餐厅在那边,柯布用餐是在那里搭伙。所以,柯布自己不用在小屋中设计厨房,但有食橱供暂时储存食品之用)。
4.空间划分
至此,小屋的布局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间小木屋里,每两个功能空间之间,没有一般意义上用作空间分隔的实墙或者不实用的隔断(说明:过道作为过渡空间而与室内空间隔离,因此用了通高的实墙)。这里所有的,只有家具,它被用作空间分划的手段和实体。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家具并不都是靠墙安放的。家具1、2紧挨墙壁而设,家具3、4则离开墙壁一定距离。这与它们限定的空间内容有关。家具1和2一起限定的是浴室空间,而家具3和4限定的则是相对开放的工作室空间。另外,这里的家具都是短向朝向墙面,说明它们除了储藏功能之外,还有别的企图,那就是,对空间的作用。家具1、3都是东向使用,西向是板面,家具2、4是南向使用,北向是板面。同时家具4北向也能使用,橱柜是上下重叠的,仅是上下的开口位置与挡板错位而已。这四件家具中,除了家具4是双面使用以外,其它都是单面使用的。单看家具挡板的一侧,使用功能是过道和浴室,一个用于动静分隔,一个是限制水淋部位,空间分隔之用。它们风车形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了柯布连锁空间的设计意图。如图4所示。当家具(这里指的是位置相对固定的部分)被放置在空间的某个界面上,它的位置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如图5所示,将它们沿其长轴延伸,就成为了划分空间的依据。人在观看的时候,头脑中总在不自觉之间就加上了空间的分界线。这里只不过是将人脑中的东西画出来了而已。
将家具进一步分类。人眼望不过去,或者,身体不能直接跨越,位置相对固定的家具,具有很强的空间限定的作用,如橱柜等,它限制的是空间的界面,具有墙的作用。另外一些易于移动,不阻碍视线,又不能缺少的家具,它限制的是空间的功能部分,如桌椅等。最后,不遮挡视线,身体又能够跨越的家具限定空间的作用则相对较弱,如凳子等。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空间起着限定作用,有了它们的限定,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和明确起来。
当单看水平向的家具---桌子与床的时候,可以看到如图6所示的情景。两个L形相接的床与工作台的长短臂比例几乎相同,而且,两个L形正好呈中心对称的布置形式。它们动感很强,强调了空间的中心位置。更由于两个斜向的相同式样的竖条窗,增强了动感,使得内部空间的动势与外墙相连。当在平面图中把室内几个相对的开口两两相连,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六个开口连线交于一点!而且这个点正好在工作台的一个角上。见图7。反过来说,当人眼位于工作台那个角部垂直位置上的时候,他可以同时看到这六个开口之处及之外的情景。可以设想,当年柯布(忙于工作或其他)长期坐在工作台旁的时候,当他正在工作的时候,他都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的心与自然界是在一起的。鉴于小木屋的面积仅有13.4平方米(正方形空间),而生活所需的家具所占的面积又是一定的。于是,柯布将小木屋中的家具体积缩减,并沿周边布置。这样一来,人在空间的中心活动,所需的活动面积比反向布置时在周边活动所需的面积要小得多。
在平面图中,依据空间围合的面积大小与家具所占面积大小的比例可以看出,浴室区域是限定最强和最明确的地方;其次,是用餐区域和入口;卧室区域的限定最弱。从立面图中则可以看出,用餐区域的限定较强,这是由家具的高度与宽度决定的。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用餐区域用具较多,所需家具的尺寸较大。另外,与用餐区域相连的是卧室区域,相对来讲,它的环境品质要求更高一些。但是,在空间受到如此限制的情况下,只有放大家具的隔离作用,于是,家具尺寸尽可能加大从而变得通高,两侧都设置橱柜(以使用方便来划分,在下的橱柜开口朝向卧室,在上的橱柜开口朝向厨房)用于存物。浴室空间较小,因私密要求,与入口有必要从顶到底的分隔,从而使用了通高的家具。它与卧室相隔之处,则仅用了过半高的木板相隔,姑且叫它矮隔断吧。它的上部安排了上下两个橱柜格子,开口朝向卧室区域。它的高度利于空间通透也便于从浴室搁置衣物等。图8显示的是家具1将浴室区域与卧室区域分隔开来的实景照片,图9是家具4将卧室区域与就餐盥洗区域分隔开来的实景照片(这些照片是由谁拍摄的,暂时没能考证,但根据图8中床上条状图案的织物、那只小花猫以及图10中的工作台上杂乱的书籍纸张等,可以推测出,这应该是柯布当年生活时候留下来的照片)。柯布在入口的地方加上了墙体(图11),用以加强入口还是别的考虑暂且不说,可以看出,除了墙体,入口同时也是被家具限定的。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面,每个空间都是由带开口的L形外墙面与长向面对空间的两件家具共同限定的。仅就室内来说,空间则是被家具(壁橱和碗碟橱等)限定的。
另外一些家具则是用来限定空间的功能的。床,显示出这个空间用作一间卧室;有食橱、工作台和凳子的空间则成为工作室兼用餐区域。
由此可以看出,家具成为了实质上的空间限定的因素和工具。
下面将从模型空间的角度来作分析与探讨。
5.设计探讨
这间柯布的小屋高度仅2.26米(7英尺3英寸),对于身高超过1.8米的人来说,这个空间无疑是压抑的。或者,柯布个子稍矮?或者,他想寻找、试验或者证实什么?
1952年,柯布建造此屋的时候已经功成名就,经济上应该没有问题,足以使他将房子盖高到超过2.26米。另一方面,在1949年夏天,托马斯在与柯布合作好几个项目以后,送给了柯布建小木屋的这块土地,室外还建有小花园,用地上并不紧张。其后,在1954到1957年间,托马斯还在这块土地旁边(不知是否是受到了柯布的小木屋的影响?)建立了五个单间的出租小屋。所以,土地大小应该没有问题。况且,即使土地有限,它的高度还是可以更高的。但最终,柯布还是选择了盖一个3.66米x3.66米见方,2.26米高的小木屋。他一定别有他图。
在关于柯布的一本书中,当看到有这样的一幅图解(图12),就总算有一点明白柯布的用意了。在柯布的模数系统中,2.26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寸,它相当于一个1.829米标准高度站着的人加上其摸高0.432米以后的高度尺寸(图13)。也就是说,如果柯布是1.829米高,室内净高是2.26米,很可能他伸长手臂刚好能触及天花板,却又不至于使他的活动受到阻碍。这样的高度对于他在室内的活动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阻碍影响。至于心理感觉上的拥堵,也许正是他在验证和克服这个问题之后所追求的空间自由。
柯布盖小木屋的时间是1951年,刚好是在二战结束以后的第6年,世界各国正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过程中,经济的萧条、物资的缺乏自是不必说了。战争的狂轰滥炸之后,对房子的需求量前所未有的增大,有得住就已经是很好了。那么,他是否在试验或验证,房子可以盖到刚好足够伸胳膊踢腿所拥有的那么大的空间?这可能是最经济的空间了,还是人本来就只需要这么大的空间,而应该将到处可见的侵占的多余空间还给大自然?当时,柯布的《模数二》(发表于1955年)还没有发表,也许柯布就是带着这些问题住在这间小木屋里面,亲身体验着、实践着,并寻找着答案。
另外,根据立面图14中出现的比例关系,以及房屋高度2.26米,这个小木屋的门高大致在1.7米左右(在我国,现今大量的建筑设计中,供人出入使用的门的高度一般是2.0米)。不仅如此,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家具的尺寸及其位置与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空间相比要狭小得多。整个房子仿佛是《白雪公主》中那群小矮人使用的“火柴盒”。由于这个盒子是如此之小,一般的设计师会做出一个没有分隔物的单一空间。而在如此之小的小屋内部,柯布还安排了多个各不相同的家具(参见图2),难道柯布在制造一个自我中心的童话世界?他这么设计的原因或者益处是什么呢?
通过对平面图的初步观察,可以发现,家具的设置将大空间分为四个互锁的矩形小空间(见图4)。家具摆放不总是符合这里潜在的几何学安排,这种环绕分别是由白天和晚上的使用要求以及窗户的风车型布置暗示出来。同样地,在相邻空间的分隔位置,分别设置了四件不同功能的家具,这些功能使这个小木屋自给自足,具有了住宅的一般功能。再观察,可以发现,四个226x140厘米的互锁矩形小空间中,分别沿长向放置了基本的家具,如洗池,床,桌子等,使之具有一个基本的功能,比如,洗浴,卧床,用餐,工作等。
6. 模型探讨
6.1 竖向限定
为了便于直观的理解这间海岬小木屋的空间情况,一个1:10的模型被做出来。在正常的视线高度进行观察,并与现场照片进行比对,以期获得更准确直观的空间观察。
首先被观察的是厨房区域与卧室区域之间的橱柜。由于它的位置和形象都非常特殊,所以最先引起注意。它离开外墙一定距离(约15厘米左右),约有50厘米长25厘米厚,独立于屋中,下接地板,上达吊顶底部。在朝向卧室一侧,下端设有上下两个放东西的格子,每个约有20厘米高度,但都在床的高度以上的位置。朝向厨房一侧也有上下两个格子,恰好在背侧格子之上,高度也相同,只不过开口方向不同而已,同时也在洗脸盆之上,并添加了平开橱门。格子顶板之上呈现U形平面的开口,正好放置牙缸等用品(见图15)。这里,家具代替了传统起分隔作用的墙而对空间起着分隔与限定的作用。当这件橱柜一经按照柯布的设计横向放在小木屋中之后,它就将房间分成了两个部分---卧室区域和用餐区域。图16中,左侧是卧室区域,右侧则成为工作室或者是用餐区域。
其次,是浴室区域与卧室区域之间的矮隔断。这个矮隔板高约160厘米,长约45厘米,从顶部往下设置了上下两个高约25厘米深约15厘米的格子,再往下就仅有靠浴室一侧的隔板了。由于该隔板高度经特别设计,它刚好能挡住浴室里的水花,遮挡一定范围的视线,并由于上端加设了格子,顶部得到加宽,该板刚好可以搭衣服,格子则放置卧室用品。见图8和图17。该矮隔板将浴室区域与卧室区域分隔开的同时,与上一段提到的橱柜一起限定出了卧室空间的另外两个面,卧室空间变得完整起来(外墙不再说明)。在分隔空间的同时,该家具的两面各有趣味。朝向浴室一侧,就只见到板面。床的枕头部位却伸入格子的下面,贴于该隔板下侧,正好吃掉该家具的下部空间,两件家具(床和隔板)相对独立,却又咬合在一起(参见图8)。
然后是放在入口过道和浴室之间的衣橱。由于没有看到有关这个衣橱的直接信息,不能够对其作直接的判断。如果根据洗脸盆旁边那个带有镜子的窗户里面所反射的碗橱背面的景象和过道的照片里通高的墙面一并推测,这个衣橱应该是从顶到底,也是通高的。这个衣橱约有25厘米厚,约70厘米宽,是浴室的宽度。过道的宽度也只有70厘米(人要是稍胖一些是否能通过很成问题,但很窄的过道与很矮的门倒是有着匹配的关系)。该衣橱开口部位以U形开向过道,在人进入内室之前,供人放置衣物之用。隔在浴室与入口之间的衣橱,容易制作,并且,它一经放到模型上去,入口空间的深度以及浴室的空间大小就被明显限定了。衣橱前正好是到外面饭店去的过道。衣橱背板与前面提及的矮隔板一起就隔出来一个约90 厘米x70厘米的浴室空间。在浴室中央沿长向安放了一个马桶,至此洗浴空间的限定完成了。其空间尺度和过道一样,也是无法再缩减了(参见图18,中部涂黑的是衣橱,右上是隔板,右下是食橱)。与此同时,食橱的背板,与衣橱短边的侧板,以及矮隔板的立板刚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加强了矮隔板与橱柜对卧室区边缘的限定。
最后是食橱。除床和桌子以外,它是这间小木屋里的大家具,约宽160厘米,厚55厘米,高约160厘米,朝向工作区域一侧被两扇面板盖着。它的端侧与墙端平齐,并与衣橱之间正好留下进出卧室区域的过道。另一短侧离开墙面约有35厘米(图18)。由于食橱背面的墙体与外墙相接,该家具似乎成为该面墙的附属物,它对空间的独立影响被削弱。但由于体量以及两面材质处理上的不同,人们也易于将背面的那面墙体看作是食橱背板的延伸。食橱与衣橱正好可以限定出进出的通道,而它与带洗池的橱柜则正好界定出工作区空间(参见图19)。
当家具被一件一件的放进这间小屋模型的时候,空间一步一步地发生了改变。一个原本如此平常的一个普通房间大小的空间(3.66米x 3.66米)被分隔成了四个互锁的矩形空间,每个矩形空间(226x140厘米)都盘旋在中央86厘米的正方形的四周。沿着一个大致的风车形布置,每个矩形螺旋盘绕在四周。这显然是柯布利用模数系统控制家具的摆放来进一步分隔单一空间的例子,房屋超小的尺度使这一设计对普通房间内的家居布置、空间分隔提供了示范的榜样。
在柯布的设计中,还可以体会到,功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他将设计的触角伸向了家具。通过家具,他给空洞的空间赋予了具体的功能,如洗浴、休憩、或是工作,等。但是,家具的地位和作用还不止于此。在柯布的设计中,家具限定空间的作用还被突显出来。例如,橱柜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用于分隔的内墙,在这里分隔空间或者限定特别的区域。从而,使得家具这一提供某些具体功能的设计要素,超越了一般的功能束缚,成为了空间限定、调整气氛乃至传递精神价值的元素。
建筑师布鲁罗•奇姆布莱托(Bruno Chiambretto)说,“在小木屋的第一稿平面图中,描绘的不是一个传统的建筑,仅展示出几件家具。在项目的这个阶段,它们是表现空间或者小屋空间特色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家具的摆放才使人意识到限制,并且,分割可居住的体积。作为一个设计的直接转换,这里的家具通过对象的产生构成了第一形式。”
6.2 横向限定
当这样的模型完成以后,当往模型内部望去的时候,才发觉只有这几件家具的空间原来什么都还不确定,“这房子是干什么用的”还是很模糊,它需要增加一些新的限定因素。
当两翼大小不等的L形的工作台被放进食橱与带洗脸盆的橱柜之间的时候,这个工作台同时就具有了餐台的性质,这个空间变得肯定和丰满起来(见图19)。它东侧的一肢约有30厘米宽、150厘米长,东西向放置,顶着墙角倚墙而设,在靠近另一肢的垂直上部约40厘米的地方,两个通风窗之间,还设置了一个小搁板,陈放杯子等物。从平面上看,这个小搁板搭在两个台面之间,刚好将两个台面扣在一起,却在两台面之上凭空挑出,相对独立。工作台的另外一个翼从墙面伸向木屋中央约140厘米,端部刚好与带洗脸盆的橱柜朝向工作台这一侧的面平齐。两侧各放一个每个面都挖了洞的棱柱体形凳子,在平面图2中的尺寸约25厘米x40厘米(依据柯布的模数图示,估计六个面都应是正方形,约40厘米x40厘米)。于是,借助工作台,可以看出,衣橱是夹在工作区与卧室区之间的。或者说,它将两区域的空间相连。同时可以看出,家具不仅具有很强烈的功能作用,它还同时限定了空间并将空间“锁”在了一起。
接着是卧室区域。这部分空间很大,它需要的家具得更多更大,才能确定空间。于是,两张床及一个低台被放进去。这两张床的尺寸也较一般使用的床要短一些。其中横着的一张床,宽约70厘米,长约190厘米。它的一头抵在低台之侧,或者当另一张床被拉成双倍大小,低台被移开的时候则抵在床侧。另一头离开矮隔板约30厘米,通过一个木头靠枕抵在卧室与浴室之间的隔板上橱柜之下,枕顶离开橱柜超过30厘米。从它偏于安静的位置,没有光线的直接进入与影响,并有舒适的靠枕设计,以及上床去的一侧没有任何阻挡来看,估计这张床是柯布设计给自己的夫人用的。另一张床约70厘米宽,190厘米长,可以拉开成双倍宽度,即140厘米左右。它靠着墙角,一头刚好抵在70厘米宽的低矮的通风窗之下,窗户一开,躺在床上就可以看书了。另一头则抵着带洗脸盆的橱柜,但离开它约5厘米左右。因为它的一侧接近70厘米长度被横着的床所阻挡,顶头一侧设有透光的窗户,估计这张床是柯布自己用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拉开成双人床,供柯布夫妇同时使用。两张床上部没有设置其他家具或者搁板,都相对离开其他的家具一定距离。低台深同第一张床,宽同第二张床,与两者等高,做法也相同。
这样一来,当房间里的家具都放进去之后,空间性质明确了,设计也算完成了,余下的事情就是柯布住进去并使用这些家具了。
6.3 设计反思
除洗脸盆等用水设备是金属制作的以外,其余的那些家具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刚好与这个木构架的房子非常协调一致。这些设计思想都可以从现场图片中清楚地看到。
至于柯布是如何获得这些家具的却是无从考证。不过,从家具摆放的位置,它们的尺寸大小,以及与整个空间的比例关系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里面的每一件家具,从通高的那件家具,到把浴室区域与卧室区域隔开来的矮隔板,即使不是柯布本人制作的也至少是他设计以后加工的,因此,它们才能够与整个空间非常的切合和融洽。总体来说,在这个小房子里面,每种日常生活状态都能找到相应的设施或者家具,它们都刚好被定位在适当的高度、宽度和比例上。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讨可以看出,在柯布小木屋的设计中,家具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缺一不可,共同完成对室内空间的限定作用。
反过来,如果撤掉或者隐藏这些家具后,空间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当把所有家具都搬掉或隐掉,只剩下外墙面、屋面和地面的时候,即只有六个面的时候,建筑就成了一个空空如也的只有外皮的盒子,任意一个盒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不能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功能作用的空间呢?又能怎样实现这样一个完整的空间构想呢?
7.极小生活
从上面对小木屋的设计制作以及使用中的分析研究以及接下来柯布出版的书籍中可以看到,柯布作为一位谦虚的建筑大师,对自己设计理念的坚持与探索。这个小木屋的突出特点,也是其思想核心,就是对一种极小生活空间、极致生活的追求。它追求一种全方位的极致,从整体到局部的小尺度,以及数量的极少和体积的极小,但,满足功用必需的数量和体积,能正常开展它预设的功能和作用。这不免引来这样的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否浪费了空间资源、人工资源和物质资源,是否可以把它们归还大自然,让绿色更多,阳光到达的地方更大;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贫穷和落后,其原因是否是某一部分人太奢侈或者太浪费,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进行这样的思考,那么,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将会减少阻力,发展更快,地球将恢复n多年前的生态,更适于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它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城市问题丛生的今天,尤其是在经济房和安居实用房的设计建造方面,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它给其他的空间设计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参考文献
[1] Kenneth Frampton,Le Corbusier,Architect of the 20th Century,Harry N.Abrams Inc.,2002
[2] Adolf Max Vogt,Le Corbusier-The Noble Savage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Modernism,M I T Press
[3] Willy Boesiger, Hans Girsberger,Le Corbusier 1910-65,Birkhäuser, c1999
[4] Voyage d'Orient : carnets / Ch.-E. Jeanneret, Le Corbusier ,[translated by Mayta Munson and Meg Shore],Milano : Electa Architecture,2002
[5] Le Corbusier Œuvre complète,Edition Girsberger,Les Editions d’Architecture Artemis Zurich,c1964,1995再版